尋找個性空間之旅是最近最熱門的玩法。在欣賞美麗事物的同時,如果能感受地方文化與情感的話,當然是再好不過的了。讓老舊的巷弄煥然新生的再生文化空間,就在這裡。光是置身此地就夠「潮」,一起探索釜山的再生文化空間吧!
望美洞B-CON GROUND
陰森灰暗的高架橋下。原本被社區居民當作停車場,現在搖身一變成為結合文化、購物、娛樂的複合式空間。完美體現「將空間最大化」。
象徵釜山的「B」以及象徵貨櫃屋的「CON」結合成這裡的名字,B-CON GROUND由180個貨櫃組成。因為貨櫃是港口城市釜山的象徵性要素。
在橫跨釜山市中心的高速道路下方空地,有總長800公尺的各式貨櫃。貨櫃將高架橋下的空間填滿,看上去就像是樂高一樣,行經此地很難不停下腳步。在這裡,可以花上一整天的時間尋找最「潮」的角落拍照,就像在尋寶一樣。
一時好奇進入貨櫃屋之間,充滿驚喜的場景便會映入眼簾。除了展出藝術品與舉辦各種文化體驗的藝廊之外,還有咖啡廳、餐廳以及各種商店進駐的「Shopping Ground」,和戶外活動空間「Play Ground」。穿越望美十字路口到對面的空間,就是深受當地居民喜愛的「Community Ground」以及身障藝術家的創作空間「Family Deck」。
原本毫無用武之地的高架橋下方空間,重新再生後成為了複合文化空間,社區的氛圍也跟著截然不同。Play Ground附近的老舊汽車修理站與歷史悠久的澡堂。還有充滿日式情調的餐廳與社區書屋。相信不久後便會成為網友的打卡聖地。
海雲臺大林大廈
乍看之下跟一般公寓沒什麼不同。位於擠滿五星級飯店與高級進口車的海雲臺海邊的一座公寓大廈。從土黃色磚牆與木製門牌中,不難發現其歷史之悠久。這裡是「大林大廈」。很少有人會對一座老舊的「公寓大廈」感興趣。更不用提觀光客了。然而,這裡卻時常有人潮湧入。一手拿著手機。
沒有看板也沒有指示牌的「大林大廈」是最近最熱門的地方。雖然依然有人居住,但大廈裡最近多了一些充滿文青感的選物店。將古早味原汁原味保留下來的走道,以及隱身在不同樓層的小店,爬上爬下就像是在尋寶。彷彿回到小時候,到朋友家玩一樣。利用想像力打造出屋子與屋子之間的空間配置十分驚人。並非人人皆知的隱藏版空間就是這裡的魅力所在。
將香氣視覺化的身體香氛品牌「NONFICTION」開了兩家展示空間。一間有店員進駐,另一間則採自助經營。穿越老舊的走道進入展示空間,就像瞬間穿越了時空,進入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。充滿意境的時尚氛圍,讓人難以相信這裡現在依然有人居住。一整片落地窗前擺放著薄荷綠色的椅子,空間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。充分展現了最近流行的IG感。
女性服飾「eunoia」與地區設計師品牌快閃店。TART HOOLIGAN等店家也進駐各個樓層。建築內部空間大同小異,但每家商店的氛圍都獨樹一格。比較各個空間的內部設計也是來到這裡的一大樂趣。充分展現了最近商業空間的流行趨勢——更傾向於提供體驗與增進共鳴,而非純粹銷售商品。
影島AREA6
影島——韓國第一間近代造船廠所在地。曾經湧入大量人流與錢流的繁榮影島,在造船業衰退後便開始走下坡。隨著釜山的中心地帶從南浦洞轉移至海雲臺,影島又更快陷入沒落。要說讓影島這個釜山邊界東山再起的,「三進魚板」的功勞可不小。1953年起家,在釜山銷售魚板的三進魚板打造了一座魚板體驗展覽館,吸引了無數觀光客到此一遊,也讓影島再次受到人們關注。
不過,三進魚板又開始了新的「影島復活計畫」。也就是在三進魚板本店旁,開了一家複合文化空間「AREA6」。代表匠人的「ARTISAN」的A和代表再生的「RE」結合代表巷弄的「AVENUE」的A,就是空間名稱「AREA」。「6」除了代表建築興建前的六棟房子之外,也象徵一旁蓬萊市場的歇業時間「傍晚六點」。也有「六點過後點燈迎接人潮」之意。地如其名,AREA6這個概念空間由「ARTISAN」——當地歷史悠久的品牌、產品、匠人點亮美麗的釜山之夜,齊心推動地方活化。
位於一樓入口處的店家是松月毛巾。松月是釜山的象徵性品牌,銷售各種高級毛巾與沐浴用品。除了用釜山的象徵物品做成的迷你毛巾以外,還有讓人回憶美好釜山之旅的各種用品。釜山式頂級乾貨品牌「人魚大媽」與當地傳統酒試飲空間「釜山酒黨」。銷售策展員藝術海報的「Columnist」、以現代手法重新詮釋韓國傳統文化與工藝品的生活品牌「CHI Project」都十分引人注目。
二樓則是藝廊與皮革工藝品牌「WSL」。「WSL」除了是可以體驗各種皮革製品的工坊,也是能品嚐美味咖啡的咖啡廳。沿著階梯走上三樓,就是露天空間。慵懶的陽光灑落下來,四處擺放充滿設計感的椅子。非常適合在這裡稍作休息,一邊欣賞附近的美麗景色。